阳和启蛰,万物向荣。2025年3月5日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年学子关注国家发展、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契机。为深刻了解“两会”内容,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及党员干部共同观看会议直播,在《政府工作报告》的铿锵字句中触摸时代脉搏,在思想交流的热烈讨论中凝聚奋进共识。
心得感言
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模范教师、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陆秀红
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样态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喷涌而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创新发展动能强大、前景广阔。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责任。作为高校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和“05后”学生的特点,探索新思路,综合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努力培养更多的时代创新人才。
02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梁建新
牵动全球神经,吸引世界目光的“两会”如期顺利召开,三月五日上午,李强总理做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了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改革”“创新”“开放”“自强”成为贯穿政府工作报告的主题和基调。其中专门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乘势而上,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有所作为。
03 广西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形势与政策教研部党支部书记、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 熊浩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两会热议的主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校的教学科研各项活动应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以基础研究为牵引推进原创性科技创新和学术创新,进一步探索促使教育、科技、人才实现良性循环的新途径,为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
04 23级硕士研究生班 温斯兰
春风拂过大地,盛会激荡人心。新一年的全国两会向我们传递了强大的中国信心和中国力量。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勾勒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脉络。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以实绩体现作为,以数据体现成效,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蓝图已绘就,答卷正书写。作为中共党员,我们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强心志、强担当、强本领、强作风,以强己助力强国,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05 23级硕士研究生班 黄焕民
春潮澎湃启新程,击鼓催征再出发。全国“两会”是透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窗口”,也是未来一年国家发展的“风向标”。在这扇窗里,我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与独特优势;在这扇窗里,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热词”不断释放新信号、新动向。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4年的成绩单一一呈现,一组组数据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成为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发轫成形,助力高质量发展蓬勃起势贡献青年力量,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这道波澜壮阔的“必答题”。